首页 媒体聚焦 【全球教育观察】直击服贸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张泽:高教社是如何推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

【全球教育观察】直击服贸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张泽:
高教社是如何推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

来源:全球教育观察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9月2日,作为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承办,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协办。本届教育高峰论坛主题为“新场景 新动能 构建全球教育发展新未来”。

论坛上,国内外一流教育专家、学者,围绕未来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开展交流互动,相关观点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前瞻性、包容性,为论坛观众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为了更完整、系统的呈现嘉宾观点,《全球教育观察》特别编发部分嘉宾的主旨演讲内容,以飨读者。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编辑,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一、高教社融合发展基本情况

高教社是教育部直属的一家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材的出版社。高教社特别重视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自上世纪80年代起,高教社就成立了计算机小组,自主开发信息系统。90年代开始,高教社就承担了教育部若干个教育数字化项目,至此也踏上了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征程。

特别是进入到本世纪,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出版业发生最具革命性变革,以技术、数据为重点,出版业全链条、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高教社适应融合发展大趋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管理为保障、产业原生为突破,产品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融合发展业务体系、制度体系、生态体系、流程规范基本建立,在线教育发展快速,形成了事业高速发展的新局面。

其一,技术赋能产品研发。经过近些年的建设,高教社已经构成新形态教材、数字教材、试题库、学术资源库、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型教育出版体系。新形态教材占新出版品牌的92%,成为教材建设的主要模式,多项产品荣获国家的一些奖项。 高教社率先提出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理念,是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产品模式。新形态教材以纸质教材为核心,数字化相配套纸数融合的一种新型教材,试图解决优质资源建设和应用的问题,包括利用出版机制保护作者创作优质资源的积极性。

其二,用技术赋能内容生产。高教社是国内最早开始复合系统开发与实践的出版社。复合出版强调的是一次内容出版多渠道发布。当前的产品形态越来越丰富,纸质教材、数字教材、资源库。内容一方面可以印成纸书,另一方面变成数据库或者数字教材,将内容的一次生产变成多种形态的产品。

高教社是国内最早这方面实践的出版社。2002年高教社就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套图书期刊内容结构化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2007年就成功上线了复合出版系统,并且在高教社的学术期刊和部门图书中进行了广泛应用,这也是在国内最领先的。

其三,技术赋能企业管理。高教社是国内最早实施ERP系统的一家出版社。经过多年建设,高教社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水平,使得获利能力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跟踪、营销与市场预测、采购计划控制能力明显提升。

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从自研到引进,目前是叫创新应用阶段。我们计划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ERP系统,与客户、供应商、作者、教师等合作者的流程和数据链接,实现经销商管理、作者自助服务、教师样书申请、数据分析业务等技术应用创新。高教社的ERP系统入选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系统500强,获得了2020年顶科奖、中国数字转型先锋年度云赋能奖。

其四,用新技术赋能产品营销。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自建电商平台,建设营销大数据等措施,开展图书营销已经成为出版社的营销方式之一。这些年已经开始了全媒体的营销方式,高教社在这方面也有重要探索。

比如,围绕高等数学开展了高等数学办学计划。从学生考入大学开始,我们就提供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衔接课。入校以后,我们为每位大学生每周提供一次高等数学的习题课,学生考研的时候,我们会对学生考研提供考研辅导。2022年完成了94场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了329万,一方面我们服务了教学,同时也带动了产品销售。比如高教社的高等数学相关图书册数比同期翻了三番,同时也带动了产品研发。

其五,技术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高教社积极开展在线教育业务,已经形成了“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是国内和国际最大的中文MOOC平台。面向职业教育的“智慧职教”、面向实验教学的“实验空间”等一系列的在线教育平台系列,已经汇聚在线课程几万门,注册用户超过亿人,在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对高教社新业务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工程支持的共享平台。目前运行主要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和中国大学MOOC,合作院校超过1600所,注册用户超过8300多万。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获得2020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服务示范案例。

“智慧职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社和面向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平台。目前,入驻的高职院校1468所和7000多所中职院校,注册用户几千万,这两个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力支持了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学习教学。

高教社还有一个有特色的平台是虚拟仿真实验,叫ILAB,是全球最大的虚拟仿真共享平台,我们叫“实验空间”,主要是解决高等学校实验教学过程中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以及高危及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实验教学问题,目前参建的学校已经达到668所,在平台上落地的试验项目3250个,实验人次超过1000多万。

二、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基座”

当前,ChatGPT大语言模型横空出世,带来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各类垂直应用也不断涌现,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

革命性变革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建构个性化学习环境。ChatGPT成功的技术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出口成章,快速的搜索和综合能力,参数模型特别大,3.5GPT模型参数是1750亿个,4.0的就更多了;二是博览群书,巨大语料库(45TB大数据,相当于2.25亿本书);三是语言知识,按照共生则关联的原则,学习语言构造知识,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的反馈不断提高模型的能力。

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对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对智能化、个性化知识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构建新一代数字产品体系,对教育出版社来说越来越迫切。因为教育出版社主要是服务教育教学的,学校有这样服务需求的变革,我们如何满足、如何顺应?

今年我们的一个思考是,今后一段时间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基座,来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其一,利用高教社数据中台,汇聚高教社各类资源、制度、文档,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源基座的资源基础。高教社2019年开始中台项目的建设,近几年始终围绕这套架构不断优化高教社整体基础架构,通过把高教社各类技术进行抽象与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供不同的业务线和产品部门,目的是统一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

其二,利用数据中台提供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预处理、标注等操作,形成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高教社作为教育出版社来说数据质量是最高的,因为经过三审三校,也经过专家的审核。把大量基础数据和基础大模型结合,训练成教育大模型。教育大模型主要服务于教大方向,与学科知识库结合,对教学提供服务,我们叫做学科大模型,与编辑出版业务相结合,提供编辑出版大模型,这也是我们垂直领域的应用,要形成垂直领域的若干大语言模型。

其三,针对教育场景开发“教学助手”。按照“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设计,对学生来说,大语言模型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资源、学习路径,支持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跨学科学习,在教学方面,可以帮助教师生成教学大纲、教案,支持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个性化的布置作业和测评,开展教学评估等。

最近,高教社和浙江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以及华润计算,基于“通义千问”联合研发人工智能学科领域的大模型,我们叫“智海·三乐”,取名源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首先,我们利用通用开源大模型(现在用的“通义千问”),基于高质量教材及语料开展二次训练,形成教育垂直领域预训练模型,然后对其教师、学生的问答指令微调,在实际应用中再不断优化。目前,模型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问答,比如实时辅导,可以随时向模型请教问题。

其四,针对编辑出版开发“编辑助手”。编辑助手一方面是为了编辑减负,另一方面也是为编辑赋能。减负主要是从优化流程、共享数据入手。技术赋能主要包括产品研发环节,大模型可以辅助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备货、市场预测。在协同工作方面,大语言模型可以对团队沟通、项目管理、文档协作、数据分析提供智能化的支持。

传统检索主要匹配的是字面意思,关键词的检索。现在用相量检索技术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就能提供多模态、深层次的检索,大语言模型也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优化排序。有了大模型和相量技术的加持,大模型会更加智能,也更加方便编辑使用。基于这样的技术,我们已经开发了重要原文库的检索,包括选题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