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高教社携手北大举办座谈会 发起倡议及案例征集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12月6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出版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会议围绕出版企业如何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深入研讨,发布《新时代出版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倡议书》并启动案例征集活动。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高教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万安伦,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高教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谭方正与北大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黄国彬分别主持。全国多家出版单位相关负责人和高校相关学科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会。
王利明在致辞中指出,出版业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助推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出版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执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打造优秀出版物,引领社会发展;三是培养有情怀、有理想的出版人才,推动出版业和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
魏玉山指出,出版企业高质量履行社会责任,要突出出版业特色,文化责任是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韬奋基金会未来将通过开展出版单位社会责任评价工作为宣传出版行业的社会责任持续努力。
刘超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座谈会是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对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及国资委《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积极响应与实践。近年来,高教社聚焦主责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践行了“植根教育、弘扬学术、繁荣文化、服务社会”的郑重承诺。他呼吁出版企业携手并进,做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和示范者,共同书写新时代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篇章。
初晓波指出,本次座谈会是学术界与业界携手推动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典范之作,更是出版企业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里程碑事件。期待学术界和业界通过此次座谈会,建立起更加深厚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我国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正式发布《文化担当 责任同行——新时代出版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倡议书》,围绕出版企业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提出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核心价值、推动知识传播促进文化进步、践行绿色出版实现持续发展、健全治理机制履行责任担当、保护合法权益提供优质服务、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提升行业自律增进行业共识、加强国际交流传播出版力量八条倡议。为进一步推动倡议落实,会议还启动了“2024年出版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出版企业征集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和优秀实践,激励更多出版企业加入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中,共同提升行业整体社会责任意识与实践水平。
在实践案例交流环节,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主任叶军,北京中文在线阅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杜嘉,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证券发展部副主任朱昊,谭方正作为出版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履责的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春秋》主编周蔚华,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公益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崔炜,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生华,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张蒽等专家分别针对案例作精彩点评。
谭方正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要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企业。如何通过出版活动传递中国声音、弘扬核心价值观、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文化繁荣,是出版行业共同面对的新的时代课题。高教社和北大出版研究院共同主办此次座谈会,是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对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及国资委《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积极响应与实践。作为我国教育出版的国家队、主力军,高教社始终坚持“植根教育、弘扬学术、繁荣文化、服务社会”的办社理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高教社与北大出版研究院有共同愿景,此次携手合作,通过举办座谈会,共同探讨出版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责任与使命,共同推动出版行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谈及会上发布的倡议书、案例征集及未来规划,谭方正表示,出版企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思想和价值观传播的关键力量。出版行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文化传承、社会和谐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责任是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核心。此次倡议书从8个方面发起倡议,旨在引导整个出版行业共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文化担当。未来将从4个方面推进履责工作。一是通过案例征集活动发现企业在履责方面的创新举措,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二是挖掘和展示业内优秀实践和突出贡献,激励更多企业参与;三是研制出版行业高标准履责的评价指标;四是鼓励学者围绕出版行业社会责任开展研究,产生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据记者了解,高教社在2023年成立了社会责任部,是我国出版企业中首家设立社会责任部的机构。谭方正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加强履责能力,高教社从4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今年为社会责任部加挂党委宣传部的牌子,将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同健全党的组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统一起来。该部门成立以来,结合行业特点和功能定位,明确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推动文化知识传播是高教社的核心社会责任。其次,初步建立全社协同的社会责任工作机制。第三,建立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年度报告制度,2023年发布了高教社首部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了高教社作为非上市国有文化企业的责任担当。第四,结合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公益项目,为弥合城乡差距、推进教育公平贡献力量。
张久珍教授受访时表示,出版企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思想和价值观传播的关键力量。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文化传承、社会和谐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出版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出版业界的主动作为,更需要出版学界的积极参与。北大出版研究院作为连接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的桥梁,承担着为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此愿景下,北京大学与高教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出版企业以更高的标准履行社会责任。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出版学界想出版业界之所想、急出版业界之所急,对业界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是出版学界获得业界尊重、拥有发展源泉的优先选项之一。我们深切期望,通过与高教社联合举办座谈会、共同发布倡议书、一道征集优秀案例等方式,共同探讨出版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边界与路径,成为出版学科专业共建环境下学界与业界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典范之作。
据悉,从全球看,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正式的企业行为,21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我国部分上市书企近年来也陆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有助于企业提高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企业在运营全过程对利益相关方、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促进可持续发展。此次座谈会得到了与会产学研界专家代表的一致认可,各方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倡议内容,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贡献力量,同时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努力。